筹备召开十一次党代会通知
中大党发〔2007〕3号
关于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通知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经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拟于2007年7月中旬召开。开好这次大会,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为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做好党代会代表和新一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简称两委委员,下同)的推荐选举工作和相关的各项筹备工作,是开好这次大会的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学校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现就做好中共中山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党代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我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学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动员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二、大会的主要议程
(一)审议并通过校党委的工作报告;
(二)审议并通过校纪委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产生中山大学第十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党代会代表的推荐选举工作
(一)代表名额及构成
我校现有党员14894人,其中正式党员12205人(包括教职工正式党员6158人,学生正式党员6047人),预备党员2689人。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上级的有关要求,按照党代会代表名额分配应具备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原则,本次党代会代表名额拟定为300名,约占全校正式党员总数的2.5%。其中,在岗教师党员代表、干部党员代表、职工党员代表233名,占代表总数的77. 7%;离退休党员代表30名,占代表总数的10%;学生党员代表37名,占代表总数的12.3%。
(二)代表应具备的条件
1、党代会代表必须是有选举权的正式党员,而且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
2、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
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议政、议事能力;
4、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工作和学习中,起表率作用并做出实绩;
5、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受到群众的拥护;
6、坚持党性原则,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如实反映本选举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力。
(三)名额分配办法
按全校代表构成、各选举单位正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名额分配,现任党委常委提名为代表时不占所在单位名额。(见附件3)。
(四)代表的产生程序
1、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根据校党委分配的代表名额和有关要求,组织所属党支部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酝酿协商的办法,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名单;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根据多数党支部或多数党员的意见,从推荐名单中,按照多于代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提出候选人推荐人选名单,与校党委沟通。根据校党委提出的代表构成比例的要求,按多于代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差额比例,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2、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在广泛征求所在单位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考核材料。
3、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填写《中山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附表1),报校党委审查。
4、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进行选举。选出的代表,填报《中山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登记表》(附表2),并写出代表推荐选举情况报告,上报校党委审批。
四、新一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酝酿提名工作
(一)名额和构成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审批意见,我校第十一届党委会设委员27名,纪委会设委员13名。按不少于差额百分之二十计,党委委员候选人为33名;纪委委员候选人为16名。两委委员候选人应有一定比例的女同志。
(二)提名原则
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按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原则构成,应包括校领导,校党政机关、院(系)、附属单位等负责人代表和教职工党员代表。
(三)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应具备的条件
1、校党委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能较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开拓创新,做出实绩。
(3)熟悉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
2、校纪委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能较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和维护党的章程及国家的法律法规。
(3)党性强,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勇于同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4)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倾听群众意见,是非分明,秉公办事。
(5)严守秘密,纪律性强,模范执行党纪党规。
(四)两委委员候选人产生的程序:
1、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按不多于应选人数的限额(党委委员27人,纪委委员13人)酝酿提名(附表3)。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根据多数支部的提名,确定不多于候选人名额(党委委员33名、纪委委员16名)的提名名单,填写《中山大学第十一届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表》(附表4)、《中山大学纪委委员候选人提名表》(附表5),以及两委委员候选人第一轮提名汇总(附表6、7))一并报送学校党委组织部。
2、校党委书记办公会根据全校多数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按多于候选人的原则提出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第一次征求意见建议名单,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审定。
3、各党支部组织党员酝酿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第一次征求意见名单,征求党员意见。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将征求党员意见的情况即两委委员候选人第二轮提名汇总(附表8、9)报送党委组织部。
4、校党委书记办公会根据全校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按多于候选人的原则提出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第二次征求意见建议名单,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审定。
5、各代表团组织已选出的党代会代表酝酿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第二次征求意见名单。
6、校党委书记办公会根据全校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按多于候选人原则提出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并对人选进行考察。
7、校党委召开常委会,讨论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校党委召开全委会确定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报请教育部党组、省委教育工委审批后,提交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五、认真做好党委、纪委工作报告起草工作
按照这次召开党代会指导思想的要求,在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认真起草好党委、纪委工作报告。
六、加强对推荐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
召开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是我校广大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事关学校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荐选举党代表和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等相关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切实加强领导。学校党委成立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郑德涛书记任组长,下设秘书组、组织组、宣传组(名单见附件1)。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指定一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在推荐选举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选举人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对反映被推荐人或被选举人的有关问题,要认真核实。对推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校党委。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推荐选举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和两委委员候选人的工作,对党员进行一次党性观念和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各级党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我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顺利召开。
附件:1.中山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2.中山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日程表
附件:3.中山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名额分配表
注:附表1—9可在党委组织部主页“党建工作—资料下载”中下载。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党代表大会 第十一次大会 通知
抄报:中组部干部三局,教育部党组,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 |
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2007年3月26日 |
(共印800份) |
附件1:
中山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郑德涛
副组长:刘美南
组 员:黄达人 李萍 朱孔军 颜光美 汪建平
许宁生 梁庆寅 喻世友 黎孟枫 戴月
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
秘书组 组长:武少新
组织组 组长:戴 月
宣传组 组长:李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