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中心举办主题午餐交流会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山大学测试中心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于6月14日中午在深圳校区成功举办第三期主题午餐交流会,午餐会由测试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黄玲凌同志主持。中心人员深入一线,通过面对面交流和调研问卷,掌握一线需求,研究一线难题,推动一线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首先中心主任吴丁财教授为午餐会致辞,他指出这是测试中心定期举办的第三期主题午餐会,通过面对面交流,聚焦师生需求和问题短板,解决科研表征难题,破除资源获取屏障,总结中心工作不足,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促进中心工作不断优化。同时,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中心将在深圳校区建立分中心,目前已购置的大型仪器总资产近1亿元,持续支撑学校各学科团队开展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和交叉性的前沿技术研究。


围绕“微区分析和晶体衍射前沿技术”主题,此次午餐会邀请了3位嘉宾做前沿报告,为到场师生奉献一场学术盛宴。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超教授做了题为《水凝胶栓塞微球制备与评价》的报告,介绍了水凝胶栓塞微球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上的应用,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经历,总结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和专利转化上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方强林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冷冻电镜—高清看生命》,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巨型病毒进行近原子级别分辨率的三维成像,进而为阐述生命机制提供最基础、最可靠的结构信息。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张溢副教授在《极性功能微结构中的电磁特性研究》报告中,介绍了透射电镜技术的发展以及透射电镜在极性微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张超教授:《水凝胶栓塞微球制备与评价》

方强林教授:《冷冻电镜—高清看生命》

张溢副教授:《极性功能微结构中的电磁特性研究》
三位嘉宾特别感谢中心提供精准服务通道,以先进的仪器、优秀的测试方案、优质的服务支撑其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同时期待深圳分中心的建立,能为深圳校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测试服务。报告结束后,现场老师和三位嘉宾积极探讨技术难题,大家在面对面交流中开阔学术视野、夯实科研能力、砥砺学术志趣。

随后承办方材料微区分析平台主任赵文霞研究员对本平台的人员组成、仪器种类和功能、平台运行模式以及特色服务做了详细介绍,作为广东省电镜学会理事长单位、国内最早组建的专业技术实验室,该平台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新材料研究和开发,可为理、工、医科各院系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支撑,欢迎各学科依托平台开展高水平科研和教学。

午餐会后现场师生就中心信息化建设、自主上机培训、仪器预约渠道、测试费用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中心人员广泛听取并做出针对性解释。最后中心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主题教育调研问卷,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助力转化成可操作的实施规划和务实管用的行动方案,进而推动中心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支撑服务。